“領跑行業,讓測量不再等待”是思拓力S6II的個性標簽,一切的底氣和秘訣來自于它搭載的第四代慣導傾斜測量技術。
基于對傾斜測量技術的持續自主研發,思拓力第四代慣導傾斜測量利用IMU慣導測量單元,結合先進算法,將INS慣導系統與GNSS技術充分融合,實現高精度組合定位,成就了思拓力慣導RTK“傾角60°,精度2cm”的敢為人先。
通過一段視頻了解第四代慣導傾斜測量對作業效率帶來的顯著提升。
可以看到,與傳統RTK相比,慣導RTK的單點測量用時減少了50%。那么,除作業效率顯著提升外,第四代慣導傾斜測量還會帶來哪些不一樣的用戶體驗?
- 既可以在測量作業時應用慣導傾斜,又能在放樣時讓其發揮作用。
- 角度更傾斜,精度更優秀,滿足更多“刁鉆”場景的測量放樣需求。
- 適應性更強,不畏電磁干擾,面對復雜環境可以大膽、放心使用。
- 可視化動態指引,簡單易懂,搖一搖晃一晃輕松搞定初始化操作。
是否已經心動,
希望體驗“不再等待”,行走間就能完成的測量?
工欲善其事,必先利其器。
用好慣導,高效作業,
同樣需要事前做好準備工作。
就像“把大象放進冰箱需要幾步”那樣,
按照指引,只需三步,準備妥當,效果倍棒。
第一步 打開傾斜測量模式
開機,設置RTK相關配置,移動站達到固定解,在測量界面點擊“傾斜測量”功能開關按鈕,圖標隨即變為,意味著成功進入慣導傾斜測量模式。
第二步 磁校準
進入慣導傾斜測量模式后,SurPAD自動提示進行傾斜測量初始化相關操作,首先是磁校準,用戶跟隨可視化動態指引操作即可。
在磁校準時,將對中桿懸空畫圓圈,通常一至兩圈后就能完成該步驟。
第三步 傾斜測量初始化
緊接著可視化動態指引進入傾斜測量初始化步驟,按照提示只需將接收機前后晃動就能順利完成。
初始化成功后,SurPAD自動返回測量主界面,標記顯示“慣導可用”,與此同時,代表慣導傾斜測量模式的卡通形象“叻仔”由紅色變為綠色。
注:上述初始化過程需在接收機獲得固定解后進行,但具體操作并不是必須在原地進行,在行走時同樣能完成。這樣,當到達測區,作業人員在走向各自目標作業區域的過程中,傾斜測量初始化就能自動完成,既充分利用了時間,又能直接上手使用。
OK,一切準備就緒!
放開手腳,輕松搞定測量與放樣。
早開工,早收工!
慣導傾斜測量使用溫馨提示
一、如何更好地快速完成傾斜測量初始化
1、在空曠的地方進行初始化,因為空曠環境下RTK固定解精度更好,這樣初始化時得到的相關參數將會更加準確,從而使傾斜測量的精度更高。
2、移動站接收差分信號的基準站架設在開闊位置,如果基準站和移動站均為天寶板卡,建議基準站差分格式設置為SCMRX,這樣數據傳輸量較小,并且在相同的空中波特率情況下,傳輸距離更遠、更穩定,移動站精度相應也會更穩定。
1、點擊菜單欄“儀器”按鈕,進入“傾斜校準”,在顯示“慣導可用”情況下,點擊“開始”進行校準。
2、根據可視化動態指引,固定桿尖,將接收機前后晃動15秒。
3、桿尖不動,將人和接收機同時繞桿旋轉90°,繼續步驟2,直至完成4個方向。
三、什么情況需要重新進行傾斜測量初始化?
1、設備使用時突然跌落,對設備產生沖擊,建議重啟設備,重新進行傾斜測量初始化。
2、設備長時間(超過30秒)靜止不動,需要重新進行傾斜測量初始化,但此時進行的初始化僅需要來回走動即可完成。
3、當前作業區域與上次初始化后的作業區域距離過大時,SurPAD 會提示進行磁校準,此時請務必根據提示進行操作。